找到相关内容4556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虚云戒制思想及其实践析论

    。诚如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卷八所说:“我若不持戒,当生三恶道中,尚不得人身,何况能成就众生、净佛国土、得一切种智。”所以“佛教真理,虽不可以言说论表,但若全废言说,则又有所不能,理必依文字方能引见义故...

    陈金凤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294095.html
  • 虚云茶诗的修行智慧直解

    虚云荷担五宗家业,对禅坐是极为重视的。   首先,坐禅是初入佛门者研习佛法的辅助手段,是进入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的重要方式。他的茶诗中有对坐禅的描述,《山居》云:“乱云堆里坐痴呆,世念销熔养圣胎。地老天荒都...

    冯天春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594107.html
  • “四分五周因果”与“三圣圆融

    又云:得究竟三世平等身故。一毛广大即无边者,称法性故。普贤身相如虚空故。又见普贤即得智波罗蜜者,明依于理而发智故。文殊表能证大智,本所事佛,名不动智故。慈氏云:文殊师利常为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母故。...

    弘安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80094127.html
  • 永明延寿的乘戒兼急观

    摄善法戒重在“行善”,是大乘菩萨所修之律仪戒,以修身、口、意之善、行六波罗蜜回向无上菩提。饶益有情戒又作摄众生戒,重在“利他”。此三聚净戒之中,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是僧俗通行的,而“摄律仪戒”则僧俗之间有所...

    孙劲松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281995094.html
  • 诸法性空论

    此岸到达解脱之彼岸的方法或途径)之一,其全称为“般若波罗蜜(多)”,这也是梵文的音译,意译为“智慧到彼岸”,简称“智度”,意思就是通过般若智慧,观悟佛法真理,把握宇宙实相,即可到达涅盘解脱的彼岸。 ...

    洪修平 陈红兵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52795582.html
  • 莫高窟北区出土回鹘蒙古文《入菩萨行论》印本残叶

    知品;㈥ 忍辱品;㈦ 精进品;㈧ 禅定品;㈨ 般若波罗蜜多品;㈩ 普皆回向品。[7]10世纪译为汉文,11世纪译为藏文,[8]14世纪初译为蒙古文,在柏林吐鲁番收集品中也有回鹘文《入菩提行疏》。[9]...

    敖特根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0/01/22055297102.html